创意与设计简介
《创意与设计》(CN:32-1794/TS)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创意与设计》自杂志创刊以来,我们一直重视树立刊物的学术品位,弘扬本土设计理念,关注当代创意设计进程,探索高校设计教育改革之路。
杂志文章特色
1.著作权清晰,不存在任何分歧。视角新颖,具有原创性、学术性和科学的严谨性。
2.一般在6000-12000字为宜,欢迎国家及省部级基金类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所有来稿均请附中、英文标题,中、英文摘要(250字左右)与关键词(5个以内)。
3.文中凡出现引用文献处,均应采用脚注或尾注方式明确标注具体出处、作者、页码、出版社和出版地。引用文献来源可信,在专业领域具有权威性。
4.本刊强调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学术价值,所有来稿要求查重率控制在10%以下。其中,只限专业领域通用词汇的表述部分,不能存在完整句子的复制现象,核心观点严禁有任何重复(含自引)。
5.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
杂志分析报告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设计教育与探索,设计史与传统造物,创意设计与美学,创新设计,设计遗产,设计文化遗产,设计教育,设计前沿,国际视野,书评,国际会议专题,专题策划:话语体系与中国设计学的基本问题,设计教育与探索_2015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优秀毕业设计选登_整合创新设计,设计作品选登,设计作品_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_工业设计,设计书评,设计理论,专题策划:设计学学科建设,专题策划:中国设计主体性,2018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选登_整合创新,紫砂艺术,设计创意与美学,特别策划:“设计新时代”专题,设计未来——我和我的祖国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设计学院师生作品展作品选登(江南大学美术馆),学术会议,设计案例,卷首语,特别策划:可持续的环境,设计文学与美学,设计文化与美学,传统造物与设计美学,设计批评,访谈与书评,2015年第六届教育部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作品交流展选登,设计史与传统造物_总第四十六期,设计教育与探索_总第四十六期,国际会议,专题策划:新兴实践,设计史论,陶瓷艺术,专题策划:健康设计,设计研究与探索,设计思想,专题策划:传统造物,特别策划:乡村振兴,产品设计_2018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选登,创意设计与美学_总第四十六期,博士教育,特别策划:健康设计,视觉设计_2018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选登,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专栏,设计作品,特别策划:体验设计,设计案例研究,设计会议,环境艺术设计_2018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选登,特别策划:服务设计与体验设计,设计与创新专栏,设计批评与案例研究,欧洲设计文化,设计理论会议,设计名家访谈,设计前沿_总第四十六期,欧洲艺术,书评与学术会议,学术专题研讨,名家访谈,资讯,展览
摘要:作为抗战时期延安重要设计师的张协和,在建国后仍然笔耕不辍,写作了多篇重要的设计文章。尤其是在80年代初期,他在三篇内容上有连续性的论文中提出了“工业美术”的“十大要素”,非常具有前瞻性地分析了设计的本体问题。本文从这三篇文章出发,试图解读在这过程中,张协和设计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并从中看到时代变化中的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的整体面貌。
摘要:奢侈品通常具有优雅精致的外观,因而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特殊的光泽效果是奢侈品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奢侈品强调多变梦幻的外观形式,体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美学精神;奢侈品固守传统,追求和谐与永恒,又体现出一定的古典主义美学精神。
摘要:囡汉字中的“民艺”一词·率先由日本工艺思想家、作家柳宗悦约于1925年提出,其涵义指的是为民众的手工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柳宗悦作为其时日本民艺思想的领袖,在日本脱亚入欧迅速迈向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展开了一场影响广泛的“民艺运动”。面对陷入危机当中的传统手工艺,柳宗悦与志同道合的几位朋友共同通过这场运动投身于民艺的保护与振兴活动之中。日本民艺协会与日本民艺馆相继成立,及后更成为了日本民艺运动的轴心与标志。直至今天,这场民艺保护与振兴运动仍然在当代日本的民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摘要:作者分析了“漂霞”工艺在中国的渐进历程,探讨了《髹饰录》前后多有“漂霞”工艺记录、《髹饰录》记为纹样未记工艺的原因,认为“漂霞”是极富中华特色的髹饰工艺,其中融入了中华漆工二百余年智慧。呼唤维护中华工艺传统,呼唤本土髹饰工艺语言“漂霞”回归。
摘要:汉代是一个漆器的时代,漆器是“养生送终之具也”。作为融会众家思想的《淮南子》闪烁几许植漆、制漆、髹漆等用漆科学思想之光。笔者拟就该著中论及的用漆与月令、用漆与化学、用漆与工艺、用漆与色彩等语段,在阐释中理解汉代的用漆科学思想,以期为当代缺乏“元经验”的工艺设计提供反思与传承的视点。
点评详情